花王/KAO品牌历史
1887年: 6月,由长濑富郎创办的“长濑商店”,在东京都日本桥马喰町开业,主要经营一些进口的妇女日用品。3年后,长濑商店开始贩售洗脸用的高级肥皂,取名为“花王石碱”,并以新月作为标志,开始转向制造业。
1902年: 设立直营工厂。
1923年: 吾嬬町工厂开工,生产肥皂。
1925年: 花王石碱株式会社长濑商会成立。
1935年: 吾嬬町工厂独立为“大日本油脂株式会社”。
1940年: 株式会社铁兴社”折半出资设立“日本有机株式会社”。
1940年: 花王石碱株式会社长濑商会改名为“株式会社花王”。
1949年: 日本有机改名为“花王石碱株式会社”,株式会社花王与大日本油脂合并为“花王油脂株式会社”。
1954年: 花王石碱与花王油脂合并为“花王石碱株式会社”。
1964年: 花王在泰国设立“泰国花王实业公司”,在中国台湾设立“花王(台湾)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1965年: 花王在新加坡设立“马来西亚花王公司”。
1966年: 花王设立最早的花王产品经销商“多喜屋花王”(东京)与“松花商事”(神户)。
1968年: 花王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合资设立“妮维雅花王株式会社”,代理妮维雅产品。
1970年: 花王在香港设立“花王(香港)有限公司”,在西班牙设立“Shinor Kao公司”。
1971年: 家政科学研究所改名为“花王生活科学研究所”。
1973年: 花王在马来西亚设立“花王马来西亚公司”,马来西亚花王公司改名为“新加坡花王公司”。
1974年: 花王与美国桂格燕麦公司合资设立“花王桂格株式会社”,制造、销售铸造砂用呋喃树脂。
1975年: 花王在墨西哥设立“Quimi-Kao公司”,在泰国设立“泰国花王商业公司”。
1977年: 花王在菲律宾设立“Piripinasu花王公司”,在印度尼西亚设立“Polekao Indonesia Chemicals公司”,收购西班牙“Molins y Puignarnau公司”。
1978年: 花王在日本设立“爱媛生理产品株式会社”。
1979年: Molins y Puignarnau公司改名为“Molins-Kao公司”。
1985年: 花王石碱改名为“花王株式会社”,参股“Dino Indonesia Industrial公司”。
1986年: 花王在西德设立“Guhl Ikebana公司”(现在已经被整并为Kao Brands公司)。
1987年: 花王收购美国“Highpoint Chemical公司”。
1988年: 花王收购美国“安德雷哲根(Andrew Jergens)有限公司,在马来西亚设立“Fatty Chemical公司”。
1989年: 花王收购西德“歌薇公司”。
1990年: 花王在法国设立“花王(法国)公司”。
1991年: 花王在马来西亚设立“Kao Oleochemical (Malaysia)公司”。
1993年: 花王在上海设立“上海花王有限公司”。苏菲娜SOFINA旗下再推出另一支化妆品品牌AUBE。
1993年: 进入中国,旗下拥有“妙而舒”、“乐而雅”、“洁霸”、“碧柔”、“珂润”、“美舒律”、“苏菲娜”等众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。
1995年: 花王制定企业理念《花王的基本理念》,在上海设立“上海花王化学有限公司”。
1996年: 花王在越南设立“花王越南公司”。
1997年: 花王桂格成为花王100%持股的子公司,花王在香港设立“花王化学(香港)有限公司”,并宣布退出资讯事业领域。
1998年: 花王收购了针对干燥敏感肌肤的法国护肤厂牌“珂润/Curel”。
1999年: 日本国内8大家花王区域经销商合并为“花王贩卖株式会社”。
2001年: 花王与美国ADM公司合资设立“ADM Kao公司”。
2002年: 花王收购高级护发产品制造商“John Frieda公司”。
2004年: 《花王的基本理念》内容重组为花王集团企业理念《花王之路》,Andrew Jergens公司改名为“Kao Brands公司”,花王贩卖株式会社成为花王100%持股的子公司,John Frieda公司被并入Kao Brands公司。
2005年: 花王收购英国奢侈洗护品牌摩顿布朗 (Molton Brown) 。
2006年: “株式会社钟纺化妆品”加入花王集团,花王在中国大陆设立“花王(中国)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”。
2006年: “株式会社カネボウ化妆品”(英语:Kanebo Cosmetics Inc.,中译“佳丽宝”)及其全资子公司e'quipe等被花王收购,佳丽宝成为花王全资子公司,其商标使用权亦被转让予花王。自此在日本成为超越资生堂的第一大日化(日用化学工业产品,简称日用化工)公司。
2021年: 花王连续15年被评为“全球最具道德企业”。
花王/KAO品牌业务现状
2024年上半年财报:花王集团净销售额约为7,879.87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82.73亿元),同比增长6.7%;营业收入约为579.39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8.11亿元),同比增长123.7%;净收入约为448.19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1.78亿元),同比增长152.8%;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434.13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1.09亿元),同比增长161.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