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28965|回复: 36
讨论:电路设计中的过驱动电压Vod的选择
[复制链接]
Young_W
Young_W
当前离线
积分20288
IP卡
狗仔卡
电梯直达
1#
发表于 2009-8-23 22:12:04
|
只看该作者
|倒序浏览
|阅读模式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×
在模拟电路中常常需要设定过驱动电压Vod=Vgs-Vth,一些书中写选择大于200mV,不知在实际设计中应该选择多少?
个人觉得对于不同工艺Vod应该是不同的,在0.18um下大家都选择多少?选择的依据是什么?
设计
收藏29
转播
分享
淘帖0
支持2
反对0
相关帖子
• 前端写code有时序考虑吗?
• LDO 设计出现奇怪的问题
• 急寻Sigma Delta类型ADC、DAC的IC设计高手,进行项目合作
• 厦门-ISSI-矽恩微电子诚聘模拟IC精英-欢迎加盟!
• 高薪聘请数字IC前端设计/验证工程师
• 求助!!蝶形天线设计问题
• 瑷镨瑞思 Junior/Senior Digital Design Engineer(上海)
• 按工作年限统计下IC layout薪水
• MSP430单片机外围晶振设计选型及参考方案
• Altera FPGA/CPLD设计(基础篇+高级篇)(第2版)清晰版
回复
使用道具
举报
提升卡
沉默卡
喧嚣卡
变色卡
buckaroo
buckaroo
当前离线
积分22203
IP卡
狗仔卡
2#
发表于 2009-8-23 22:45:51
|
只看该作者
输入管70~100mV左右,电流镜管200~300mV左右。
高了功耗大
低了就亚阈值区了,速度慢,bsim模型也不准。不过PSP模型可以。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
Young_W
Young_W
当前离线
积分20288
IP卡
狗仔卡
3#
楼主|
发表于 2009-8-23 23:08:29
|
只看该作者
输入管设置在70~100mV之间,MOSFET可能处于弱反型,跨导也会降低,是否能说明下选择的依据?
回复
支持 1
反对 0
使用道具
举报
confiope
confiope
当前离线
积分7187
IP卡
狗仔卡
4#
发表于 2009-8-24 09:20:33
|
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Young_W 于 2009-8-23 23:08 发表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输入管设置在70~100mV之间,MOSFET可能处于弱反型,跨导也会降低,是否能说明下选择的依据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电流镜200~300mV,主要是考虑电流匹配,所以过驱动电压大
输入管低,主要是考虑电压匹配
回复
支持 1
反对 0
使用道具
举报
Young_W
Young_W
当前离线
积分20288
IP卡
狗仔卡
5#
楼主|
发表于 2009-8-24 21:44:10
|
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confiope 于 2009-8-24 09:20 发表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电流镜200~300mV,主要是考虑电流匹配,所以过驱动电压大 输入管低,主要是考虑电压匹配
从匹配的角度来考虑是这样的,但在Baker的书中提到Vod选择Vdd的5%左右,在sansen书中从增益和和速度的角度考虑,在增益级选取150~200mV!感觉有点乱,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说法。不知大家在实际设计中都是怎么考虑的?
EETOP创芯人才网简历投递入口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
joh27
joh27
当前离线
积分85
IP卡
狗仔卡
6#
发表于 2009-8-25 20:39:31
|
只看该作者
帮顶,等待高人回答
EETOP创芯人才网职位发布入口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
vdslafe
vdslafe
当前离线
积分11593
IP卡
狗仔卡
7#
发表于 2009-8-25 22:00:19
|
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Young_W 于 2009-8-24 21:44 发表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匹配的角度来考虑是这样的,但在Baker的书中提到Vod选择Vdd的5%左右,在sansen书中从增益和和速度的角度考虑,在增益级选取150~200mV!感觉有点乱,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说法。不知大家在实际设计中都是怎么考虑的 ...
根据工艺和电源电压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baker的书基本上是3.3V/5V时代的,5%vdd 肯定不适用于1V amp 设计
EETOP创芯人才网简历投递入口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
Young_W
Young_W
当前离线
积分20288
IP卡
狗仔卡
8#
楼主|
发表于 2009-8-25 22:45:37
|
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vdslafe 于 2009-8-25 22:00 发表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 根据工艺和电源电压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baker的书基本上是3.3V/5V时代的,5%vdd 肯定不适用于1V amp 设计
在第二版中有短沟道(50nm)的设计,电源电压就是1V,也是采用这个原则
EETOP创芯人才网职位发布入口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
vdslafe
vdslafe
当前离线
积分11593
IP卡
狗仔卡
9#
发表于 2009-8-25 22:56:51
|
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Young_W 于 2009-8-25 22:45 发表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第二版中有短沟道(50nm)的设计,电源电压就是1V,也是采用这个原则
50mV Vod, 管子就是在subthreshold, 低速还好,高速的话,管子的带宽太低了。
很怀疑他重写了这部分
不过我也没看过他的第二版
EETOP创芯人才网简历投递入口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
Young_W
Young_W
当前离线
积分20288
IP卡
狗仔卡
10#
楼主|
发表于 2009-8-27 21:20:41
|
只看该作者
期待大家讨论!!!!!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