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武侠小说中,男女主角的形象常常是读者心中的“理想型”,因为故事是从他们的视角展开的,主角的性格往往决定了情节的发展。然而,金庸却不按常规出牌,特别是在《天龙八部》一书中,段誉和王语嫣这对主角的设定,显然与传统的“完美人设”大相径庭。尽管他们是故事的中心人物,但他们的感情戏并没有让人感到欣慰,反而充满了复杂和不愉快。
从故事的进展来看,段誉的爱恋始终是一厢情愿的表现,他的情感寄托在王语嫣“神仙姐姐”的形象上,而王语嫣对段誉的情感,则显得冷漠且单纯。她更多地把段誉当作一个备胎,甚至完全没有把他放在心上。真正的感情,并没有在两人之间实现过。若你从头到尾读下来,很难为他们的“终成眷属”送上祝福,反而只会对段誉的痴情感到一丝惋惜。
令人更为费解的是,王语嫣在错失与段誉在一起的机会后,光环逐渐褪去,身上的“完美女神”形象变得模糊。她曾经的所作所为,甚至让人质疑她是否是一个应得报应的人。那么金庸为何要留她一命呢?这是否暗示着什么呢?
### 一、冷血的王语嫣
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王语嫣,或许“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”最为贴切。她的外貌无疑是天赋的美丽,却也正因为如此,她显得空洞且缺乏实质。实际上,段誉很早就意识到,自己迷恋的是“神仙姐姐”的美貌,而非王语嫣这个人本身。王语嫣眼中只有她的表哥,几乎没有任何情感投注在段誉身上。她看似无害的美丽背后,其实隐藏着深刻的冷漠和无情。
更为讽刺的是,在当初段誉和王语嫣被西夏武士追杀的过程中,一户无辜百姓将他们救了出来,但却因此被杀害。面对这份恩情与牺牲,段誉想为死者安葬,却被王语嫣以极其冷酷的语气驳回。她不在乎那些丧命百姓的家属是否能得到安慰,只是一味地催促段誉尽快处理后事。“大殓、出殡、发讣、开吊……”王语嫣的这一番话冷得让人心寒,这也揭示了她不关心他人生命的冷血本质。她母亲李青萝亦是冷血至极,这种“母女遗传”的性格,注定了王语嫣难以拥有令人心动的光辉人设。
展开全文
那么,这样的王语嫣,真的值得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吗?显然不然。然而在新修版中,金庸还是给了她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。
### 二、过于美好的结局
如果我们回顾旧版的结局,王语嫣和段誉最终走到了一起,看似完美,实际上却让人觉得有些太过于轻松和简单。在那个版本中,王语嫣成了段誉的妃子,或许最终会成为皇后。但这一结局显然过于“便宜”她,金庸似乎并不希望她就此过上幸福生活。于是,在新修版中,金庸重新安排了王语嫣的结局,让段誉彻底看透了这段感情,把她当成了“心魔”,而王语嫣则最终回到了慕容复的身边。
这一转变虽令人惊讶,却并非没有道理。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,王语嫣并非单纯回到慕容复的怀抱,她与慕容复的关系极为复杂,二人不仅是“表兄妹”,更是在血海深仇中纠缠在一起。慕容复不仅害死了她的母亲李青萝,也与她的父亲段正淳有着深仇大恨。尽管如此,王语嫣依然愿意陪伴在慕容复身边,从这一点来看,她的情感简直让人无法理解,仿佛失去了理智。然而,尽管如此,她似乎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与归属。
更为荒谬的是,段誉居然宽恕了慕容复,不仅没有杀死这个仇人,反而继续资助他们。这一举动,无疑给慕容复和王语嫣提供了“庇护”,让他们在段誉的包容中继续生存。这种结局虽然表面上是为了王语嫣的幸福,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却让慕容复和王语嫣逃脱了应得的报应。这对看似无脑的男女,究竟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呢?金庸并没有给出答案,这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隐秘的伏笔。
### 三、王语嫣的孙儿
那么,王语嫣和慕容复的后代会是谁呢?如果我们仔细回想一下《神雕侠侣》中的小龙女,她或许就是这对男女的孙辈。
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书中有两个证据。首先,小龙女的弃婴身份颇为特殊,且书中提到她被遗弃在重阳宫前,这似乎暗示着她的父母在极端困境中做出了无奈的决定。如果小龙女是王语嫣和慕容复的孙女或外孙女,那这一切就能解释得通。慕容复在后期自封为大燕皇帝,必然招来宋朝的追杀,王语嫣的父母可能因此将小龙女抛弃,避免她卷入纷争。
其次,小龙女的外貌与“姑射仙子”极为相似,而这种“仙子”的形象曾经在段誉眼中出现,且在王语嫣的家族中一脉相承。无论是李秋水、李青萝还是王语嫣,她们都有着相似的容貌,仿佛同一个家族的遗传特征。因此,金庸借小龙女的出现,似乎在暗示她正是王语嫣的后人。
综上所述,金庸通过保留王语嫣和慕容复的命运,实际上是为《神雕侠侣》中的小龙女做了铺垫。金庸的故事布局巧妙,前后呼应,伏笔层出不穷,令人回味无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